Comdex Fall '98

身分辨識與穿戴式電腦的發展

身分辨識、穿戴型電腦,已在1998年底的Comdex Fall中現身。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只需要瞄收銀機一眼就可以輕鬆付帳,也可以「穿」著電腦來收發電子郵件或上網。

全世界第二大的電腦展Comdex Fall,從98年11月16至2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上一屆我們PC home是由前主編嚴立群赴美,並專訪了新加坡創新總裁。這次由於嚴先生致力於PC Shopper的總編輯工作,而其他技術編輯又無暇分身前往,所以便由我與攝影主編黃士庭一同前往。

此次Comdex Fall的展覽,除了有非常多的新產品外,還有許多相當有趣的議題,例如:本期「學期專題」中所提到的Y2K問題、身分辨識與可攜式電腦的發展等,本文我們就將介紹讀者關於身分辨識與可攜式電腦的發展。

身分辨識

前一陣子,國民卡的風波才剛落幕,這裡我們就不再老調重彈,向讀者們解釋身分辨識與生活習習相關的重要,而是以Comdex Fall會場的幾種與身分辨識相關的產品作例子,讓大家了解身分辨識的各種實行方法,或許你就能夠從中了解到國民卡為何會遭受學界如此大反彈的原因了。

虹膜辨識

在Comdex Fall會場,有幾家著名的韓國公司,例如:LG、Samsung及專門製造MP3隨身聽的MPMan等,其中LG公司的虹膜辨識當然是會場「目光」的焦點。

虹膜辨識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你只要將眼睛對準攝影機的方框位置,就能夠讓辨識系統拍攝虹膜的影像進行辨識。由於攝影機可以調整俯仰角,所以也不必擔心身高的問題。虹膜辨識的最大優點是精確、快速與方便,在1000人的身分資料庫情況下,只需要1秒鐘的時間就可完成比對與辨識的動作。而虹膜辨識對使用者而言亦是相當方便,你既不必脫下眼鏡,也不必擔心隱形眼鏡會影響到辨識,就算是在夜間也可以正常運作。

與其他身分辨識系統相較,人類的虹膜是最不易改變的特徵,因為在人類滿周歲後,虹膜就不會因年齡或其他因素受到改變。虹膜又具有極高的唯一性,兩個人的虹膜相同的機率是1078分之1,遠比指紋相同的機率低。擁有了這麼多的優點,或許你會認為那虹膜辨識會不會成本昂貴、建檔不易呢?正好相反,LG公司的虹膜辨識系統是以Pentium等級的個人電腦作為平台,搭配10BaseT的網路系統就能運作,這是一般公司行號、行政機關都很容易達到的作業環境。而虹膜資料的建檔也相當簡單,根據筆者親身嘗試的結果,只需要建立單眼的資料即可,且花費的時間與辨識的時間相同,即1秒鐘的時間。

虹膜辨識擁有這麼多的優點,再加上成本低廉,相信會是未來身分辨識系統的趨勢,正如科幻電影中的情節一樣。而在資料庫日益龐大的情況下,如果再搭配IC卡模組來作為進階安全性辨識的話,應該就能讓辨識速度顯著地提升。最理想的運作方式就是先由IC卡上讀取個人身分識別,然後再根據身分識別至伺服器下載虹膜資料,接著進行虹膜辨識的動作。

指紋辨識

按一下顯示完整照片指紋辨識是發展最久的身分辨識技術,也是最常見、最被廣泛運用的一種。在這次Comdex Fall中,也沒有什麼關於指紋辨識上的突破性技術,但由幾家廠商的產品上,我們可以發現指紋辨識的技術或許可以被更廣泛的運用,進入公司行號、家庭,而不再只是刑事犯罪偵辦的工具而已。

滑鼠與鍵盤是各種電腦的最基本輸入設備,而進行指紋辨識時也要輸入指紋資料,再加上滑鼠與鍵盤又是手指關係最密切的電腦設備,因此就有廠商將指紋辨識系統和滑鼠、鍵盤整合在一起,成為一個使用既方便,又毋需另外佔據桌面的指紋辨識系統。SecuGen公司的一個產品,就是在滑鼠的側邊嵌入一個指紋模組,來隨時擷取使用者的右手姆指指紋。這個產品的最大優點是不會影響到平常的電腦使用,使用者也不必再另外學習,就可以很簡單地提升電腦的安全性。為了讓指紋資料的傳輸更快速,他們也推出了使用USB介面的版面,以解決傳統序列埠傳輸速度不夠的缺點。

另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則是將指紋模組整合在鍵盤上方,並搭配智慧型IC卡。這種方式的使用顯然不如直接從滑鼠上讀取指紋方便,因為使用者必須在進行辨識時插入IC卡,並將右手姆指按在鍵盤上方的擷取區。但結合IC上的優點是,可以在較龐大的資料庫下運作,而不會延緩辨識的速度,也比較不會有誤判的情形發生。

指紋辨識系統的成本較其他辨識方式低廉,又可結合現有的指紋資料庫,而不必重建資料庫,所以是運用最廣的身分辨識方式。但以台灣的環境來看,除了役男與具前科者有傳統的手指印模資料外,其他未滿役男年齡的男性及所有女性,都沒有指紋資料。再加上指紋辨識的誤判率不低,用它來作為二千萬人的身分辨識,難保不會發生問題。

現代「芝麻開門」─聲音辨識

科幻電影中常見的身分辨識方式,除了前面所提到的虹膜辨識外,還有聲音辨識(又稱聲紋辨識)這種方式。但正如電影中常描述到的情節,聲音相當容易進行偽造,又有容易受到年齡、環境等因素影響的缺點,所以一直無法受到青睞。

根據筆者親身使用聲音辨識的感覺,可說是既耗時又不方便,常常又會有未收到聲音或誤判的情況,讓人對它不由得感到灰心。之所以會耗費時間,是因為你必須先戴上麥克風,然後說一段文字,接著再回答系統詢問的某個關鍵字。例如:你要先說一句“My name is Bill Gates”,然後系統會詢問你“What color is your favorite ?”,接著你再回答“Blue”。順利的話也得花上個20秒,不順利的話常會要求你重複一次,花上個把分鐘是很常見的事。

建立聲音辨識資料庫是件更麻煩的事,不同於虹膜或指紋辨識只需要一個簡單步驟,聲音辨識必須要建立完整的聲音及語調資料。你必須錄製好幾段可作為辨識依據的句子,及某些特定問題的答案,建立一個人的聲音資料就得花上5分鐘,實在是件太浪費時間的事。假如你因為感冒或其他原因,聲音語調有所改變的話,聲音辨識系統還很有可能會認不出你來了。

穿戴式電腦

按一下顯示完整相片這次Comdex Fall還看到了一些很有趣的電腦,就是可以穿在身上的電腦,正式名稱為穿戴式電腦(Wearable Computer),它與膝上型電腦(Laptop Computer)、個人數位助理(PDA)等同屬於行動計算(Mobile Computing)的分類。按一下顯示完整相片

對於一般行動計算族而言,膝上型電腦及個人數位助理是相當不錯的工具,可以在大部分環境下使用它來獲得資訊,及進行記事或計算等工作。但對於某些工作性質較特殊的人而言,額外再攜帶一部膝上型電腦或個人數位助理,則是一種累贅。但他們的工作如果有一部電腦輔助的話,卻又可以顯著地提升效率,例如:施工人員可以從電腦上獲得管線的資訊、醫護人員可以得知病人的用藥及病歷、盤點人員不必再手寫清單等。

為了適應各種工作性質,穿載式電腦的各種輸出入設備也有不同,有可以戴在頭上的單眼顯示裝置,也有架在眼鏡上的雙眼顯示裝置,如果需要較大的顯示面積及觸控輸入的話,也可以在手臂穿上個人數位助理大小的觸控螢幕。標準的輸入裝置則為小型的鍵盤,同樣可以綁在手臂上,使用另外一隻手來輸入。

或許你會認為這種特殊用途的電腦,也必須使用特殊的作業系統,像是Windows CE或其他專門的系統。其實不然,它可以執行標準的Windows 95、98及NT,硬體則使用Pentium 200MMX CPU、32MB RAM、2.1GB硬碟,並內建了PCMCIA、滑鼠及全雙工音效卡等,這相當於是一部迷你筆記型電腦的配備了,不是只與個人數位助理同等級的配備而已。

回到未來

隨著科技的愈來愈進步,身分辨識與穿載式電腦的技術也會愈來愈成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只需要瞄收銀機一眼,就可以輕鬆地進行付帳。而在坐公車或捷運時,也可以使用穿在身上的電腦來收發電子郵件或上網了。

回上層 光碟機挑片? Comdex Fall '98

Microsoft FrontPage Last Updated: 04/15/99 Get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歡迎來信指教!indyhsu@gcn.net.tw